深夜的渤海湾,静静地像入了梦。浩瀚的天海之间,星罗棋布的121座采油平台灯火通明,伴随着轰轰机鸣与阵阵涛声,油气正源源不断地通过管线时许,经过临时出海安全培训后,记者按要求穿好工作服、戴好安全帽,跟随倒班的采油工人乘船约40分钟,登上胜利油田海洋采油厂中心三号平台。高出海面30多米的平台巍然矗立,刚一下船记者就体会到岸上的微风悄然变成大风。
这个平台所处海域水深13米,离岸10多海里,具备油气水处理及自动化全过程控制功能,集中接收和处理周边井组的来液,为井组平台提供电力及注水,是一座密闭外输平台。
当天倒班上平台的海洋采油厂海四采油管理区经理强乐乐介绍,他们管理着周边29座采油平台,共276口油井、141口水井。每天处理来液3.1万立方米,日均输送4400吨原油。
2010年大学毕业的陕西人强乐乐,当年10月第一次出海上平台,待了25天。“毕业于石油院校,学的是地质工程,大学校歌就是《我为祖国献石油》,到油田来更能体现自身的价值。”他坦言。
这座平台技术密集、流程复杂、自动化程度高,由于完全依靠电力运行,采油工最担心电网波动。强乐乐说,今年1月16日上午,大风导致电网闪停,两台排量最大的外输泵停了,他们在5分钟内重新再启动,及时避免冒罐泄漏。“密闭外输平台的确先进,但也是对员工的考验,必须高效处理突发情况。”他说。
中心三号平台实行15天倒班运行模式,每班到平台约35名员工,24小时轮班作业。晚7点半,强乐乐召开班后会,了解了当天生产运行情况,并布置次日工作安排和需要注意的几点等。
“明天,设计院和施工方来确认一个大的改造计划,春节后就开始大规模施工。”强乐乐说,在岸上,晚上10点就能睡觉,但在海上从没12点前睡过觉,时刻紧绷着安全生产这根弦。“有了安全,才能谈产量与利润。”
2023年,中心三号平台共输送了165.1万吨原油和3920万立方米天然气。自2013年投产以来,平台已累计安全生产3691天,外输原油1400多万吨,创造经济效益140多亿元。
行走在中心三号平台,这里没有陆地上常见的“磕头机”或皮带式抽油机,也看不到任何油气的痕迹,油气处理外输、采出水处理、注水等全部封闭运行,保证“气不上天、油不入海、水不外排”。
海上是胜利油田增储上产的主阵地,也是安全环保的重中之重。“海上安全环保大于天”“不让一滴油入海”等标语,设置在上下平台的必经之路,路过人员抬眼可见。目前,像中心三号平台这样的平台工艺系统全部设置异常报警、一键关断,实现1分钟内完成油井关井、溢油泄漏等应急处置。
祖籍辽宁的孙宁峰负责机电仪器工作,1994年就到海洋采油厂工作,见证了海上采油的点滴进步:“现在,我们的系统能实时监测管线压力变化,实现泄漏预警,同时借助平台上的溢油雷达,确保及时有效地发现并处置应急情况。”
海上生活艰苦又枯燥,关心关爱员工特别的重要。一日三餐,午饭和晚饭各有五六个荤素搭配的菜品,平台还配有健身房。
孙宁峰说,生活生产条件大大改善了。之前自己做饭,现在有专业厨师,超过15人的平台还配有医生,前年自己突发阑尾炎,幸亏医生及时诊治,赶回岸上做了手术。
河南人张毅2021年取得硕士学位后来到胜利油田工作。张毅记得第一次来到海上平台,那天海风刺骨,吹在脸上很疼。因为一直有当工程师的梦想,张毅并不觉得苦和累。
26日早上五点半,月光之下的海面波光粼粼。强乐乐启程回厂参会,记者搭船同行。“5小时醒了两三次。”强乐乐说。
远眺大海,观海听涛,浩瀚的海洋蕴含着无限的希望,胜利油田紧紧围绕端牢能源饭碗,正在加快开发万里海疆里的石油资源。
回望平台,不足两万平方米的平台,多数是机器的位置,实际供员工活动的空间寥寥无几,1200平方米的生活平台聚集着五湖四海的人们,致力于为国献油。
上午,从海洋采油厂职工代表大会传来消息:2024年,海洋采油厂将迎来建厂30年,目前已经连续增产18年,累计生产原油7300多万吨。
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探索基于目标的评价与学习任务设计,将目标转化为可实现、可操作、可测量的学生行为。近年来,山东省济南高新区雅居园小学...[详细]
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呼啸而至,教师如何转型方能适应教育数字化浪潮。近年来,山东省日照市积极应对教育数字化转型挑战,高标准谋划...[详细]
◆本报记者王琳琳文化,是民族之根,是国家之魂。我国格外的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,历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都有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非...[详细]
◆本报记者王琳琳前有AI语言模型ChatGPT“能写代码写作业,能编剧本能做题,甚至还能代写辞职信”,后有文生视频模型Sora输入简短文字便能...[详细]
提升精度拓展覆盖◆本报记者温笑寒生态环境监视测定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,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,是评价和考核各级政府改善环境质量、治理...[详细]
“工业互联网”已连续7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中国工业互联网加快速度进行发展,形成了网络为基础、平台为中枢、安全为保障、标识...[详细]
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“着力扩大国内需求”,指出要积极培育智能家居、文娱旅游、体育赛事、国货“潮品”等新的消费增长点。近年来,国货...[详细]
前不久,中央政法委和司法部印发通知,要求学习吴秋瑾、师帅等英雄模范的先进事迹,全国司法行政系统积极做出响应,深入开展学习活动。英模的先...[详细]
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布多个方面数据显示,中国国家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已基本建成,省级统筹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逐渐完备,基本实现了国家、省、市、县平...[详细]
近年来,我国各级文化和旅游部门不断加大投入,创新形式,丰富文化旅游服务产品和服务供给,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同时,如何利用...[详细]
中国文化传媒集团研究院两会筹谋襄盛举,箴言良策载民声。代表委员齐聚一堂,怀揣着沉甸甸的民情民意,在审议讨论中汇聚智慧、在观点碰撞中...[详细]
“逛博物馆去。”如今,逛博物馆已成为人民群众文化生活中的新时尚。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,“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,提高公共文化场...[详细]
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说明,“全力发展文化产业”。“我们着力做好‘泰山+’文章,心往一处想、劲往一处使,聚焦高水平质量的发展,汇聚多方力...[详细]
山东代表团举行全员会议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韩正出席并发言 郑建邦发言 林武主持 周乃翔出席
山东代表团举行全员会议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韩正出席并发言 郑建邦发言 林武主持 周乃翔出席【直通2024全国两会】
《新华每日电讯》刊发山东省委书记、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林武署名文章:牢记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 奋力谱写山东高质量发展新篇章
《求是》杂志刊发山东省委书记林武署名文章:深耕齐鲁人文沃土 勇担新的文化使命